硕士生,比如人在音乐学院却交友满天下的那个朋友。 沈之衍就让他那位交友满天下的朋友给他弄了一张讲座入门券。 朋友:......说过无数遍了,我是音乐学院的。 沈之衍:辛苦费。 ...... 沈之衍周四收到了券,周五下午就自己开车过去了。 学子圣殿,沈之衍戴着口罩,走在路上都没有人指点。他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开讲座的阶梯教室,这会儿陆陆续续已经有人过来了,大都是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他混在其中,毫不显眼。 关于嫁接技术,沈之衍也略有了解,毕竟他自己就搞过。当时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红薯和钱牵牛花嫁接的文章,他兴致冲冲地尝试了,以不太成功告终。 约莫十来分钟后,讲师进来了。他一看就是很富有学识的那种人,气质出众,进来就笑道: 看来同学们都很给面子,把教室里位置都坐满了啊。 下面人发出轻微哄笑,教授正了正脸色,开始今天的讲座。 沈之衍也算跟教授啊专家啊打交道多了的,他自己从事农业时间短,很多地方都是现背现用,就很喜欢其他人能用灵活的讲述方法,变了法地把一件枯燥的事情讲有趣。眼前的这个老师也算是这种人了。 一个小时之后,讲座结束,沈之衍坐在原位置上,看讲台上老师被几个学生围着问问题,直到那几个人都走开了,他才起身。 他几步追上,却看到教授站在门口没有动,好似是在等他。 老师...... 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教授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刚才上课的时候,你就一直在盯着我,是有什么问题么? 老师对学生的观察真是敏锐啊,沈之衍看了看左右,道:老师,方便去你的办公室谈么? 他面前老师诧异地挑了挑眉,但没有拒绝。 过来吧。 沈之衍跟着他一路走进办公室,顺便观察了下高等学府教授办公室的陈设,才关上门摘下脸上口罩。 老师,你好,我是沈之衍。 我知道你。老师点点头,神情还是没有变化:我们专业很多人是你歌迷。 很感谢他们的支持。 我不太明白,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么? 沈之衍看了眼一旁的椅子,道:可以坐么? 坐下吧。 沈之衍坐了下来,接过教授给的水,道:把我歌手的身份放在一边,我是作为一个单纯热爱农业热爱种植的人来听您的讲座的。 教授露出几分兴趣。 我自己有种田,种的还挺杂的,而我最近在栽培红薯,可是结果怎么也不能如我意,为此,我做了好几个对照组....... 沈之衍劈里啪啦就是一通讲述,跟这种专业的人都不用说客套话,他多讲一些自己做实验时遇到的难点,他就多点头一次。很快,两人就畅通无阻地沟通了下去。 所以你设置了三个对照组进行土壤对红薯研究,那你是怎么具体测定三组实验组的呢? 这方面我有采购实验仪器,可以分别进行土壤养分,重金属,酸碱度以及吸水率测定,此外在空气管理方面,我也有一套专业的空气循环装置,随时控制和检测空气中氮氧元素含量,保持恒温状态...... 其实土壤的检测有系统就够了,但沈之衍为了打消其他人的疑虑,干脆重金购买了一系列设备,这种花钱不是钱的态度直让系统感慨自己找了个好宿(金)主。 就是他面前的教授也为他的慷慨大方震惊了下。 作为种植方面的初学者,我很想参观老师的实验室,或许能给我启发,不知道可不可以。 沈之衍终于提出今天的重要目标,他脑中虽然有系统提供的庞大数据库,但一个人瞎搞总是有点寂寞,可能他也到了想要与人交流,互相进步的阶段。 可以。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了。 我很欢迎有农业爱好者来参观我们的试验基地。 ...... 林教授带他去看的是学院后山的一块种植基地,林教授表示:这边的土地都是商业用地,我们的试验基地主要是在乡下。 沈之衍表示:明白的明白的,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地就是了不起。 5月的季节,田里的水稻还是青色一片,但已经可以看出,等金秋时节到来,这里该是多么美。 教授边走边向他介绍: 虽然目前我国水稻技术M.BZTD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