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的话题抛出来,下方的儒生士子,立即开动脑筋思考。 治国之道! 这个问题很宽泛,没有明确的定论,可以随意发挥。 对擂台上的士子而言,饱读诗书的他们,可以轻易回答。但回答的是官样文章,是先贤的话,很难拿出新意。想在论道大会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回答,而没有深层次的剖析,不可能得到郑玄、蔡邕等人的认可。 “诸公,我有一言!” 蓦地,擂台的边缘,一个皓首老者站起身。 老者年纪颇大,但步履稳健,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擂台的正中心。站在中心位置,老者双手合拢,恭敬的朝坐在第一圈位置的郑玄、蔡邕、管宁、司马徽等人行礼。 这一刻,所有目光,都汇聚在老者的身上。 王磊没有上擂台,却在台下旁听。 这一次论道,王磊也是满心期待,希望能出现几个才能出众的人。 老者行礼之后,不假思索,朗声说道:“先贤有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一开篇,是《管子治国》篇的内容。 其余的儒士闻言,一下反应了过来,都摇头懊恼,心想该早一点上去。 管子的注解,谁都知道。 只是,谁都没有率先上去说,反而是老者抢先一步。即使老者给不出详细的注解,但至少,第一个上去的人,能给郑玄、邴原等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老者神色从容,微微一笑,摇头晃脑的继续道:“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哗然,许多的士子,眼中却露出鄙夷的神情。 开篇以管子的话点题,这可以。然而,通篇都引用管子的话,没有一句是自己的心得,却落了下乘,可以说没有任何用处。 老者却不卑不亢,说完后,恭敬行礼,然后退下。 王磊看了眼退下的老者,嘴角噙着一抹笑容,这个老头有点意思。想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难以在论道中胜出,故而率先抢了头筹,给所有的人留下一个印象。 “老先生且慢!” 老者往回走的时候,爽朗的声音传来。 一个中年人大步走出,行礼后,不卑不亢的道:“老先生的话,在下不认同。” 老者面色微变,心说,这青年太坏了,竟然想拿他做踏脚石。老者也不是怯弱之辈,立即调整心态,又和中年人来到擂台的中心。 站定后,老者问道:“敢问阁下,有何见解?” 中年人眼神轻蔑,不屑的说道:“民贫则危乡轻家,民富则安乡重家。在下想问一句话,如今世道崩坏,富有的人,为富不仁,不断的盘剥百姓。如此下去,富人越来越有钱,贫人越来越难以生活。想让百姓富有,怎么可能呢?百姓不富有,怎么治国呢?” 一番话,咄咄逼人。 老者想了想,说道:“M.BZtD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