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和英军中的怪现象,摩萝差打摩萝差,即阿三打阿三,是不是很怪异。只是后来因鲍斯堕机身亡才没有更多的印度人去当日军的炮灰。所以太平洋战争期间马来亚基本上只有华人在抗日,马来人和印度人都投靠日本去了。 马来亚的总人口中,马来人占43.3%,华人占44.9%,印度人占10.4%,华人比马来人多一点,华印两族相加超过半数,此情况引起马来人大为关切和恐慌,而英殖民者利用此情况,把自己打扮成马来人的保护者,以此转移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的斗争方向和独立目标,从而巩固英国殖民统治。在二次大战前华印两族大多是外侨,没有公民权,所以他们对母国政治的关心甚于对当地政治的关心,因此避免了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印度民族主义者和华人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尖锐冲突,因而不致形成像印度的强大反殖民主义独立运动。 其实,吴铭和肖明华等人不知道的是,1942年底正当马来亚华人抗日军在奋战时,英国战时内阁便向伦敦殖民地部和陆军部下达了一项秘密指示,要他们着手制定战后在马来亚恢复与加强殖民统治的计划,1943年底负责该项任务的“马来亚策划组”在殖民地部助理常务秘书爱德华.贞特的主持下,完成了战后马来亚宪制报告书的起草工作,翌年五月报告书被核准,随后又批准了战后马来亚军事管制基本计划,并将该策划组人员增至289人并陆续派往印度,具体筹划接管事宜。 然而,战后东南亚各地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打乱了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就在日本投降前夕,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发动全民暴动夺取了越南很多城市,并于1945.9.2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印尼的苏加诺也在日本投降的第三天,即1945.8.17在一批印尼青年和武装部队(由日军训练和在日军投降后获日军移交武器)宣布印尼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缅甸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在战后打着缅甸国民军旗帜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仰光游行。 因此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将如何动作,这是英国政府和蒙巴顿最担心的事,1945年8月15日皇宣布投降的当天,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上将便迅速按既定计划宣布成立马来亚军事管制政府,全权负责日军受降事宜。1945.9.2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9.4英军便在马来亚西南部登陆,紧接1945.9.12蒙巴顿亲自抵达新加坡接受日军投降,并宣布马来亚军事管制机构正式设立及其组成名单,完成了英军对马来亚半岛的重新控制。 虽然蒙巴顿在日本投降第二天向华人抗日军发布了命令,要求华人抗日军不要进城接受日军投降,但华人抗日军中央委员会决定对此无理要求不予理会,几天后华人抗日军各支队便接管了大小城镇。事实上在英军抵达前,马来亚的华人抗日军早己接管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大部份城镇。特别是肖明华等人直接控制的部队,动作更为猛烈激进,他们进城后收缴警察局的枪枝弹药,成立临时治安委员会,没收敌产、救济难民、以日奸名义逮捕惩办了一大批马来人奸细和特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人民委员会取代治安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事实上,如果不是由于华人抗日军中的分歧,抗日军的多数高层还把英军当作盟军。在英军重返马来亚时,华人抗日军己经成立的州级人民委员会有雪兰莪、北柔佛、南柔佛、丁加奴、新山、马六甲等,这是马来亚的华人最接近掌握政权的一次绝好机会。 “头儿,现在情况大抵是就是这样。”在一个隐秘的大房子里,肖明华等人一见到吴铭,便把现在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看得出来他们对即将到达目的的热切,更有对整个抗日军不能团结一致,实现独立希望的困惑和不甘。 对不起大家,最近母亲身体不好,弄得我心神不宁,状态低迷,可能十一月份不能保证天天更新,请大家谅解。(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M.BZTd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