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501节


的道理。

    金濂说太祖的典制,陈镒就说过往的成例,金濂说刑部能力强,不会拖后腿,陈镒就说事关重大,不敢冒险。

    反正,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出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

    就像陈镒所说的,刑部的能力大家都信任,但是,现在这个状况,没有必要多生这种波折。

    这不仅是陈镒一个人的看法,事实上,也是在场其他众多大臣的想法。

    金濂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感觉到有些为难。

    不过,也只是短短片刻,他就反应了过来,他在这跟这帮人硬扛什么呀,让刑部参与军屯,又不是他金濂提的。

    这事儿是天子的意思,既然如此,让他金濂一个人舌战群儒,不大合适吧?

    于是,金老大人想了想,便可怜兮兮的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天子……

    第600章 您说是就是吧

    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

    当然是在下属最需要他的时候,能够提供必要且有力的帮助。

    关于刑部复审的这道程序,明显牵扯的只有刑部和都察院之间的斗争,所以,殿中其他的大臣,虽然也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也不想因此得罪任何一方,索性作壁上观。

    这种情况下,谁也说服不了谁,自然就需要天子来决断。

    事实上,这才是在场大臣们最关注的。

    刚刚的翰林院,天子明显是以典制为由,打压了如今本就已经有没落趋势的清流。

    那么现在,面对一个更加强势的都察院,天子又会如何做,还是以典制为由来驳斥陈镒吗?

    恐怕很难!

    翰林院号称清流华选,但是到底不过掌文翰之事,之所以贵,是贵在出身,贵在距离天子最近,而非贵在自身权柄。

    所以,天子若要摆弄翰林院,容易的很。

    但是,科道可不是好惹的,这帮人上劾天子,下劾百官,天不怕地不怕的。

    眼前看似是陈镒和金濂在争论,但是实际上,牵涉的却是六科十三道的利益。

    尤其是在这个当口,军屯之事,必须要科道尽心尽力的状况下,想要分权给刑部,只怕不是简简单单的用一句太祖故制就可以混过去的。

    还是那句话,你有制度,我有成例,你有能力,我有大局,真论起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诚然,天子或许能够用典制来压住陈镒,但是,那一百多个科道官员的悠悠众口,可不是那么好堵的!

    于是,在众人的期待当中,朱祁钰抬手示意两个针锋相对的大臣暂时平复,开口道。

    “二位先生都是国之栋梁,所言皆有道理,如总宪所言,朕也始终觉得,典制虽重要,但是朝廷政务繁杂多变,亦当酌情变通,此乃常事也,刑部事务浩繁,本不该再多加重担,军屯之事也的确当从快,然而……”

    果然,免不了要有转折。

    听到‘然而’两个字,老大人们不约而同的将耳朵竖了起来,想知道天子到底会拿出什么理由。

    众目睽睽之下,朱祁钰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罕见的浮起一丝羞赧,道。

    “卿等亦当体恤于朕!”

    啥玩意?

    老大人们原本在聚精会神的想着,天子会说出什么样长篇大论的道理,结果,却等来了这么一句话。

    一时之间,大臣们都有些不知该作何反应。

    但是,朱祁钰却不急不缓,道。

    “朕本藩王,因缘际会,登基践祚,嗣统承位,吾自知非生而英才,故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听纳谏言,推行大政,深恐稍有失当,有负祖宗基业,万民所托,日日忧切之M.BZtdSw.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皇兄何故造反?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