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未免有些打脸的嫌疑吧?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文说完之后,殿中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就连天子也没有多问,直接了当的就是一个“准”字,就将事情敲定了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大佬站出来哪怕质疑一句,仿佛这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政务一般。 接着是户部,禀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支出情况,并且已经初步制定好了互市的计划以及和蒙古使团谈判的前期准备,不日就会启动正式的谈判。 兵部这边也没什么大事,西南苗乱已经平定了大半,保定伯梁瑶的行动力还是很足的,接到诏命之后,雷厉风行即刻出兵,先解平越之危,其后连下数城,捷报频传。 唯一让老大人们有些不安的是,瓦剌似乎有所异动,各处关隘都请求增兵,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总体来说,边境局势还算平稳。 然后是刑部,靖远伯王骥和提督军务大臣侯琎已经被押回了京师,关入诏狱当中,南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联合调查公文,也已经送到了刑部,接下来,就是京城这边的审讯工作。 金老大人总算秀了一把存在感,请求由刑部主持,在七日之后启动三司会审。 工部尚书不在,所以存在感不高,侍郎王伟回报了近期的修河情况,据说已经开始准备动工。 最后礼部这边,最近在忙的唯一大事,就是选秀事宜,经过礼部初选,内宫二选,太后终选,最终确定了最终的名单。 选出了妃一人,嫔一人,才人四人,答应四人,只待天子允准之后,便可以着手遣使册封。 这份奏本一上,倒是破除了京城当中的某些流言。 要知道,这次的选秀特殊,在胡濙的力主之下,选出了原本只有大婚选秀当中才会直接中选的四妃之一的贤妃。 本来,京中有许多人猜测,这个贤妃的位置,是给成国公府的母家表妹留的。 但是如今名单落定,这位贤妃李氏,却是府军左卫指挥使李通之女,和成国公府没有丝毫关系。 至于其他中选的后妃,大多都是来自书香世家,或者是千户之家,身份都没有特别高的。 六部禀奏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各院,寺,监,禀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天子都是照准。 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按照流程,常朝也该差不多结束了。 就在老大人们都已经饿的饥肠辘辘,想着赶紧回家吃个早饭,然后赶去衙门上班的时候。 头前内阁序列当中,高次辅迈着沉重的步伐上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臣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高谷谨奏,近日以来,臣体弱多病,精力不济,恐无力担负朝廷政务,乞请陛下垂怜,准臣致仕归乡,颐养天年。” 第383章 高次辅的去处 就在京城当中的老大人们忙着上朝的时候,成国公府也早早的开始忙碌起来。 天还没亮,朱仪就备齐了人手,身着素服,带着队伍缓缓朝着城门驶去。 今天正好是和天子奏对的三天之后,也是岳丈嘱咐他的出发日期。 朱仪虽然心中不解,但是还是按照胡濙的吩咐,趁着群臣去上朝的时候,带着队伍低调出发。 不过,他此去是为成国公朱勇祭葬扶灵,将尸骨运回京师安葬。 虽然说尽量低调,但是毕竟是按照国公的礼节,该有的仪仗却是少不了的,因此哪怕再三减省,也还是长长的一支队伍。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bZTd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