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制霸好莱坞

第188节


自己的触手向着电影之外的领域延伸过去了……

    观众们为什么不会对珍妮弗.杰弗森感到厌倦?她为什么不会失去人气?她的票房号召力为什么会强到甚至是不真实的地步?格雷可以说出一些道理来,比如杰弗森团队非常出色的公关能力,舆论控制、节奏感很强的电影营销,以及杰弗森本人的演技、个人形象,还有她自律的性格,但他也有非常想不通的地方——为什么每一次她都能选到好片?为什么她从来没有遇到过合作不顺畅的剧组?为什么她想要做的事总能完成?为什么她就从来尝不到失败的滋味?

    任何人都会失手,只有杰弗森从来不会,在比弗利山庄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电影人的共识,尤其在今年,这个观点更是得到了更多人的注意和认同——之前大梦自己投资制作的《倒霉爱神》和《老友有钱》,还只能说是没有亏损,小小盈利,所以大部分人还只是认为‘任何人都会失手,只有杰弗森演出的影片不会’,但现在,这句话已经做了修改,‘任何人都会失手,只有杰弗森挑中的项目不会’,而在今晚过后,《马利与我》和《梦露》想必也会成为这个观点最好的论据,尤其是《马利与我》,它和《暮光之城》联手,几乎是把好莱坞所有票房预测专家的脸都给扇肿了……

    想到《暮光之城》,虽然这已经是11月的事了,但格雷依然不禁感到一阵胸闷:他是很早就接触过这个项目的,毕竟这部小说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而从这些畅销系列小说中寻找改编素材一直是派拉蒙很看重的工作——派拉蒙一直没有多少畅销系列,这确实是他们的软肋——《暮光之城》以它的脑残剧情、贫乏文笔、扁平人物给格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一开始就不看好这部小说的改编前景,当时也没有参与到竞价之中。

    也因为对于小说的质量低劣深有信心,当刚刚组建的大梦以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拿下了《暮光之城》的电影版权时,当时的格雷还把它当成是珍妮弗.杰弗森幼稚冲动的证据之一,在当时的他看来,珍妮弗无非只是又一个幸运儿罢了,和所有明星一样,走红了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总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涉足制作业,而等待他们的唯一结果,就是在制片业里耗尽积蓄,然后不得不更积极地去拍戏——如果他们够聪明,一般都会就此收手,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特别痴傻,在被坑了无数次以后,还要痴心不改地往里投钱。

    当然了,在那之后,大梦用几次合作制片和两部自己独立出品的合格影片,让格雷对杰弗森多少有几分改观,不过他对大梦07年、08年主要制作的两部影片依然非常不乐观,尤其是《暮光之城》,从选角阶段开始,每个决定在他看来简直都非常离谱——总是阴沉着一张脸,明显是关系户上位的贝拉,不知天高地厚,演技不好就不说了,长得也不是很帅的爱德华……而电影的试映会反馈也多少证明了他的想法:几乎每个影评人都对电影破口大骂,很多人都形容为是‘无脑青春片中最无脑的一部’,‘大梦一旦离开了杰弗森,简直就一无是处’,电影票房预测专家也没有给出太乐观的判断,全都认为是今年预定的扑街片,甚至连大梦比较低调节省的宣传,都被当成了有力的佐证——大梦肯定也知道这部片搞砸了,所以才会在宣传上这么吝啬。

    好吧,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也就不必多说了,从午夜场预售开始,数据预测专家们就开始闭嘴了,而等到《暮光之城》的首日票房出来以后,别说那些专家了,就连一直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对《暮光》看法,只是私下有所感想的格雷,都有种脸被打肿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么卖?这么垃圾的片子,凭什么就能在北美卖出2亿?这完全是对于美国国民审美莫大的讽刺,格雷甚至都有一种对下一代非常失望的感觉:这就是你们喜欢的电影?抱歉,可我真是不能理解!

    大梦在这部电影上赚了多少?这部电影对外公布的预算只有4000万美元,单单是北美就完全回本还有赚,海外那完全就是净挣,而起码到现在,《暮光之城》在海外的表现也一样亮眼,全球票房肯定突破3亿美元,而《暮光之城》还有续集——它是一部系列电影!

    为什么《暮光之城》这么受欢迎?因为新一代电影受众已经成长起来了,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早熟的孩子们很早就把兴趣转向了男女爱情方面,但她们的心智成熟度还不足以让她们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情节,《暮光》的情节和卖点正好契合了她们的需求:神秘、邪恶的吸血鬼,莫测的命运与特别的女主角,她们要的也不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情节越简单越好,越不烧脑越好,她们就是要看俊男美女在神秘的背景下谈恋爱、耍酷,然后再来点悲情戏作为刺激。

    为什么大梦在宣传上这么低调?因为这是一部粉丝型电影,而且粉丝年龄层极轻,这也意味着她们对网络的接受力非常强,会主动从网上获取电影信息,而不是坐等电m.BztDsw.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制霸好莱坞下页